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晶晶)電子皮膚是一種新型的柔性可穿戴傳感器,能夠模仿人類皮膚感知功能,具有輕薄、柔軟、靈活等特點,可將外界刺激轉化為不同的輸出信號,在智慧醫療、人機交互、虛擬現實和AI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電子皮膚的核心技術在于其柔性觸覺傳感器。這種傳感器采用陣列式設計,涵蓋了壓阻式、電容式、壓電式等多種技術原理。其基底材料通常選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或聚乙烯醇PVA等柔性物質,而敏感材料則包括碳納米管、石墨烯以及導電聚合物等。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韌性和彈性,能夠適應機器人的各種動作和形變。電子皮膚不僅能夠感知壓力,還可以檢測溫度、濕度等多種物理量。多類型感知功能使得機器人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周圍環境,從而做出更合理的決策。
漢威科技
漢威科技在國內最早布局柔性觸覺傳感器,已深耕多年并取得了顯著成果。該集團不僅建立了穩固的納米敏感材料體系,還突破了柔性壓阻、壓電、電容以及汗液檢測等四大核心技術的瓶頸,積累了包括大面積陣列設計、敏感材料與導電墨水的合成制備,以及大面積印刷電子的批量生產在內的多項核心能力。目前,集團擁有多條柔性傳感器生產線,年產能高達千萬支。
漢威科技表示,柔性觸覺傳感器被譽為“電子皮膚”,具備高靈敏度、強柔韌性、低能耗、小巧纖薄等特點,可貼附于各種復雜曲面,如具身智能機器人靈巧手、智能座艙座椅,檢測壓力、溫度等指標,在醫療健康、倉儲物流、汽車電子等領域有廣闊應用前景。
圖源:漢威科技
漢威柔性觸覺傳感器輕薄至極,其厚度僅約0.3mm,輕如3張A4紙,更兼具出色的柔韌性。即便經過100萬次的反復彎曲,它依舊能保持正常工作狀態。其傳感點密度極高,每平方厘米可集成多達100個傳感點,為高分辨率檢測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它對微小力度的反應極為靈敏,甚至能精準捕捉到羽毛輕輕拂過的力度變化。此外,響應速度極快,從接觸到響應只需不到1毫秒。更為靈活的是,它可根據終端產品的需求進行剪裁,以滿足個性化的設計要求。
目前,漢威科技集團正與多家機器人公司攜手合作,將這款柔性觸覺傳感器巧妙地融入機器人靈巧手的各個部位,從而為機器人執行復雜精細的動作提供了重要的感知基礎。
4月1日漢威科技表示,公司在柔性傳感器領域已有十多年的研究和布局,尤其是在電子皮膚的研發上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早在2014年就研發出了電子皮膚。為了讓更多機器人本體能夠用上電子皮膚,公司推出了兩款標準化產品,這樣既能滿足用戶降低成本的需求,也方便機器人本體大量應用。此外,公司判斷柔性觸覺傳感器將是一個增量應用,未來技術將實現更多部位和場景的應用,甚至有望在家庭端機器人時代實現全身覆蓋,能夠多模態感知周邊環境,并且觸感會更好,具備多模態感知等特性。公司正在跟蹤并儲備這些變化。
途見科技
途見科技專注于可拉伸多模態柔性電子皮膚觸覺芯片的研制以及具身智能觸覺感知大數據模型的開發,相關產品廣泛應用于具身智能、智能座艙、智能穿戴及醫療健康等領域,并已與多家上市公司及龍頭企業開展戰略合作。
公司研制的柔性電子皮膚產品具有高密度、高靈敏度、寬量程、信號穩定、抗干擾能力強等卓越性能,良好的柔性延展性使其易于貼覆在異形不可展表面,不擠占內部空間,精確測量第一接觸面的觸覺信息,并可大面積擴展,其中多項技術為世界首創。據介紹,該電子皮膚的厚度最薄能做到100微米。
圖:途見科技展示的柔性電子皮膚產品 電子發燒友網拍攝
同時,公司為客戶提供基于柔性電子皮膚產品的全套觸覺解決方案,公司開發的觸覺感知系統覆蓋從處理到反饋控制的全鏈條功能,可為具身智能觸覺大數據模型開發提供技術支撐。
途見科技的具身智能觸覺手套集成多模態柔性電子皮膚技術,實時采集壓力、溫度、切應力等觸覺信息,為觸覺大模型提供精準的數據輸入,高精度和靈敏度的傳感陣列增強模型賦予手套智能交互能力,提升數據采集效率,在具身智能機器人及其他觸覺大模型場景應用廣泛。
圖:途見科技與兆威機電合作搭載電子皮膚的機器人靈巧手 電子發燒友網拍攝
申昊科技
3月3日申昊科技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柔性觸覺傳感器目前主要應用于非接觸避障需求,已小批量應用于操作類機器人,以避免機器人在執行過程中對人或設備的碰撞,保護作業安全。目前該電子皮膚傳感器仍處于小批量試用階段。
奧迪威
4月1日奧迪威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柔性傳感器也稱作“電子皮膚”,是公司新技術發展路線之一,柔性傳感器作為物聯網的感知層的數據采集核心部件,獲取人與物、物與物的交互數字、信號采集與反饋,在觸控、壓感、壓力、溫度等應用具有很好的性能表現。
目前,該產品已在市場發布并安裝于精密力控機械手中,實現隨機柔性抓取和感知捕捉物品的各項特性。除了工業領域,柔性傳感器還可以應用于服務機器人、智能穿戴設備、運動訓練及康復等場景。目前在調試階段,尚未取得機器人廠商的量產訂單。
墨現科技
墨現科技一直專注于觸覺傳感器領域為各種應用場景提供高適應性柔性壓力傳感器解決方案。據介紹,墨現科技研發的電子皮膚技術,不僅能夠完美貼合機械結構,還能在整只手上布置超過1000個以上感應點,極大地提升了機器人對物體形狀和壓力的感知能力。電子皮膚不僅能夠覆蓋手掌和手背,還能適配機械臂的復雜多曲面結構,包括關節處。這種柔韌性和貼合能力使得電子皮膚能夠完美融入機器人的機械結構中。
截至2025年2月,在人形機器人場景上,已經有數家頭部企業在靈巧手上標配了墨現科技的電子皮膚。同時,還有更多企業的方案還在定制中。
圖:墨現科技產品展示 電子發燒友網拍攝
埔慧科技
微結構型柔性觸覺傳感器模仿人類皮膚,借助尺度表面微結構實現微小壓力的超靈敏感知,微結構柔性觸覺傳感器主要由微結構基底、導電涂層、采集電極、封裝層組成,微結構柔性觸覺傳感器為壓阻響應原理,具有表面微結構的材料在受壓時發生形變,改變導電層與電極間接觸面積以及接觸電阻,進而關聯壓力-電學信號,實現觸覺感知功能。
圖源:埔慧科技
埔慧科技圍繞新型微結構柔性觸覺傳感器技術,在廣東粵港澳大灣區黃埔材料研究院成果轉化的支持下,突破新型柔性傳感器材料、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和應用等技術瓶頸,實現新型微結構傳感器的批量化生產和產業化應用。先后攻克了表面微結構宏觀尺度成型方法、導電材料力電耦合界面調控、傳感器多尺度結構性能關聯,致力于成為微結構型柔性觸覺傳感器行業領軍企業。
PXS系列壓力分布檢測系統,基于微結構型柔性觸覺傳感器核心技術集成自主研發高密度傳感器陣列、大通量數據采集器以及多功能界面交互軟件,具有高靈敏、寬量程、高穩定、測試精準、大通量等優勢,支持測試傳感器與軟件功能個性化定制,可滿足多場景界面壓力分布靜態與動態變化測試需求。
小結:
當前靈巧手設計是人形機器人研發最為關鍵的環節之一,可以看到電子皮膚已經在靈巧手的手指、手掌等位置進行測試,未來可能覆蓋更多部位。皮膚是人類最大的感覺器官,感知到冷熱、軟硬、壓感等等讓大腦指揮人體做出相應動作。若要人形機器人更像人,不僅是大腦的智能,電子皮膚必定是感知的關鍵所在。隨著電子皮膚技術以及生產工藝的成熟,未來幾年內有望迎來產業爆發。
-
人形機器人
+關注
關注
4文章
611瀏覽量
17186 -
電子皮膚
+關注
關注
3文章
111瀏覽量
1863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漢威科技柔性觸覺傳感器:為人形機器人裝上“中國觸覺”

伺服電動缸在人形機器人中的應用
洞察:人形機器人傳感器產業鏈概覽

這批中國企業,在做人形機器人觸覺傳感器
一文講透人形機器人常用的四類感知傳感器:視覺、力/力矩、觸覺、IMU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