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據路透社3月4日最新爆料,兩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政府有意首次推出“國家級”政策,全面推動全國范圍使用開源 RISC-V 芯片。此舉旨在通過頂層設計,加速 RISC-V 技術產業化進程。該標準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等八個政府機構聯合起草,最早可能于本月發布。
這兩名知情人士稱,中國此舉主要目標是減少對西方芯片技術的依賴,構建自主可控的半導體產業體系,同時推動 RISC-V 在關鍵領域的規模化應用。當前,中美半導體角力處于白熱化階段,中國亟需擺脫對西方技術的依賴,實現芯片產業自主可控。開源的 RISC-V 芯片不受專利限制,為繞開西方技術封鎖提供了可行路徑,有助于提升國家信息安全和產業競爭力。
此前,市場研究機構 Omdia 的研究數據指出,RISC-V 處理器有望在 2030 年占領全球市場的四分之一份額。這一預測不僅標志著 RISC-V 架構的重要里程碑,也預示著開源處理器架構的崛起將深刻影響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未來格局。隨著中國 RISC-V 市場全面爆發,這一里程碑有望提前達成。在上周玄鐵組織的 RISC-V 專題活動上,也有業內人士稱,DeepSeek 在開源方向上的成功,以及推動 AI 大模型規模性落地,將會對 RISC-V 產生積極的帶動作用。
中國一直是 RISC-V 發展的熱土
RISC-V 是基于精簡指令集(RISC)原則的開源指令集架構(ISA),完整的 RISC-V 指令集包括 RVWMO(弱內存次序指令集)、RV32I(32 位整數指令集)、RV32E(32 位嵌入式整數指令集)、RV64I(64 位整數指令集)、RV128I(128 位整數指令集)等。其核心特性包括開源、模塊化、靈活性和可擴展性,允許開發者自由使用、修改和擴展指令集,無需支付專利授權費用。與傳統架構(如 ARM、x86)相比,RISC-V 通過開源模式降低了芯片設計門檻,適用于從微控制器到高性能計算的廣泛領域。目前,RISC-V 已成功應用于微控制器、工業控制、智能家電、智能電網、圖像處理、人工智能、多媒體和汽車電子等諸多領域,在物聯網、智能家居、AI、高性能計算等場景潛力巨大。
自 RISC-V 誕生以來,就得到了中國芯片產業的廣泛重視。倪光南院士指出,RISC-V 將重構全球計算架構,而中國在這一變革中既是參與者,更是引領者。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擁有全球領先的市場規模。在過去幾年里,全球 RISC-V 架構芯片的出貨量中,中國占有 50% 以上的份額;達摩院玄鐵團隊推出的高性能 C910 處理器已廣泛應用于 AI 和高性能計算領域,推動全球 30% 以上相關應用落地。一直以來,中國企業在 RISC-V 國際生態中都占據著重要地位,全球 RISC-V 基金會高級會員中,中國企業占比達 80%,包括華為、阿里巴巴、中興等頭部科技企業;全球 25 個理事會成員中,9 個來自中國。同時,中國龐大的消費電子、物聯網、智能汽車等市場為 RISC-V 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能帶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吸引更多企業投身 RISC-V 領域,加速技術迭代和產品創新。
中國 RISC-V 產業鏈盤點
根據企查查方面的統計數據,截至 2025 年 3 月,中國有 182 家企業、機構和協會組織從事 RISC-V 相關工作,其中超過 100 家企業與 RISC-V 芯片相關,已經有約 50 家實現了產品的商業化,具體如下圖所示:
可見,目前我國RISC-V產業發展確實比較火熱,各環節都有布局。如果真的全國普及RISC-V芯片的使用,那么這些產業將廣泛受益。當然,我們也需要正視問題。雖然 RISC-V 生態系統在不斷發展壯大,但與成熟的指令集架構相比,仍存在軟件生態不夠豐富、工具鏈不夠完善等問題。例如,缺乏足夠的商業軟件支持,開發工具的易用性和穩定性有待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RISC-V 的應用推廣。要在全國范圍大規模使用 RISC-V 芯片,生態建設同樣重要。
-
RISC-V
+關注
關注
46文章
2397瀏覽量
4727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Arm與RISC-V架構的優劣勢比較
加入全球 RISC-V Advocate 行列,共筑 RISC-V 的未來 !

RISC-V Summit China 2024 青稞RISC-V+接口PHY,賦能RISC-V高效落地

RISC-V Summit China 2024 | 青稞RISC-V+接口PHY,賦能RISC-V高效落地
2024 RISC-V 中國峰會:華秋電子助力RISC-V生態!
risc-v的發展歷史
rIsc-v的缺的是什么?
RISC-V在中國的發展機遇有哪些場景?
為什么要有RISC-V
淺析RISC-V領先ARM的優勢
RISC-V的MCU與ARM對比
RISC-V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RISC-V有哪些優缺點?是堅持ARM方向還是投入risc-V的懷抱?
解鎖RISC-V技術力量丨曹英杰:RISC-V與大模型探索

玄鐵RISC-V生態大會深圳召開,達摩院引領RISC-V創新應用

評論